煤炭行业:运力与需求匹配 增产主力转战蒙陕
经检查,光伏设备运行正常!计量装置显示正常,合闸成功!8月12日15时,苍溪县首个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两户2*3kW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在陵江镇白观村安全启动,经10KV陵郊919线白观村3#配变台区低压线路一次性成功并入苍溪电网,上网发电。
但现在,提供建设服务的公司有很多,所用的材质和建设方案也各不相同,都有各自的特点。屋顶建光伏电站这些政策你知道多少很多政策和规定,目前网上都可以搜到。
按现在的政策,列入有关项目的投资光伏发电站发一度电,可获国家、省的补贴约0.42元、0.1元。按照目前的建设模式,屋顶光伏电站由居民掏钱投资,供电部门负责接入电网和日常管理,项目建设则由第三方的公司负责。上周,市民方女士打进本报82374110新闻热线:金东区赤松镇很多农户,花巨资装了光伏发电站,可是供电部门一直不来并网,投入看不到效益,大家心里都很着急。这个说法,记者在2012年国家电网发布的《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中也找到了依据:该通知限定了并网关键节点时间,全部并网流程办理周期约45个工作日(不含工程建设时间)。供电部门已制定好并网方案其实,这项工作我们一直在抓紧推进,就在上周四,我们已经会同设备安装的公司制定了接入系统方案,下一步开始准备施工。
叶惠建透露说,除了知道这个项目国家支持、节能环保之外,对于如何领取补贴、技术上如何维护等细节,他也一无所知,都是交由安装公司负责的。屈乐岩说,居民家里自建光伏发电站,这在金东区还算是一个新鲜事物,去年七八月份,金东区建了第一家这样的屋顶电站,经过媒体广泛宣传以及社会推广后,今年三四月份又增加了一两户,到了六月份又增加了不少,截至目前共接到三四十户居民的建设申请。同时,市扶贫办研究制定了有关财政补贴、电价结算、税费优惠等扶贫政策。
像这样的精准扶贫方式,正好适合那些失去家庭劳动力的贫困户。预计8月初将全面完成安装。同时,对贫困户自筹部分,通过协调金融机构采取扶贫小额贷款,财政贴息的方式落实筹资渠道。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市在日照资源最好的巫溪、巫山和奉节三个县开展了试点,市级先期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支持1000户建卡贫困户安装3KW的光伏发电系统。
@艺文:拍巴巴掌,完全赞同这样的扶贫方式。当然,光伏扶贫不仅开辟了一条新的扶贫渠道,也打破了长久以来输血式的扶贫模式,由单一的资金扶贫转向造血式的扶贫模式,对扶贫渠道的探索具有开拓意义。
出售的电量供电公司按时将结算电费收益打入贫困户银行卡中。@JACKIE:我们老家也有一些家庭因种种原因成为贫困户。一家人的生活都靠他一个人支撑。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常每度电价格0.42元,但在光伏扶贫的政策下,贫困户提供电能将获得每度1元的价格。
支持贫困户将电量全额出售。作为一项让百姓受益的扶贫工程,客观上也推动了农村光伏应用市场的启动。而渝西地区,每年日照时间平均1000小时不到。目前,3个试点县共选择了17个乡镇、36个村开展试点工作。
父母年老体弱不说,还有病在身,一个年幼的女儿正在读小学。该负责人介绍,光伏扶贫是绿色无污染可持续的扶贫,安装了光伏发电系统后,平时只需进行简单的清洁护理,该系统的寿命在20年左右,一次性投入安装,可保证20年长期受益。
巫溪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为了让更多贫困户受益,在村里还办起了集体发电厂,每个贫困户都能分红。如何让光伏扶贫更好的落地生根,还有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空间。
谭亚林提前申请,成了光伏扶贫的首批受益者。记者手记光伏扶贫,开辟一条新的扶贫路很难想象,曾经高大上的光伏发电能够飞进农家。巫溪县具有丰富的光照条件,经过前期摸底,全县将为400余户贫困户安装该系统。让更多的贫困户能够早日增收。推广光伏扶贫下半年将在全市适宜地区推广据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光伏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以解决农村贫困群众致富增收为主要目标。谭亚林正是全市首个光伏扶贫项目的实施对象。
前些年,由于受不了家里的贫穷,谭亚林的妻子离家而去。谭亚林说,只要有光照,发电站就可以自行运转,不用人服侍,轻轻松松把钱赚。
在采访中,村民谭亚林每次提到自家的发电站都会憨憨的笑起来,如果不是真正尝到了甜头,我想质朴的他绝不会笑得这么甜。然而,年近四十的村民谭亚林做梦也没想到,穷了半辈子的他,如今当上了发电站站长,通过卖电一年增收3000多元。
扶贫工作要做得扎实,就要力争让所有的贫困户都享受到政策的利好。不过,通过走访和调查也发现,光伏扶贫有一些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谭亚林说,他个人出资8000元,政府补助1.6万元,在自家屋顶安装了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办发电站,自己当上了站长。谭亚林和他的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通讯员 陈俊 记者 邹飞 摄试点自建发电站每度电卖1元高价谭亚林是洪仙村的建档贫困户,一家四口人。一项好的政策想要落实好,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需要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比如光伏发电的日常维护、线路检修以及后期养护等问题。
如今,洪仙村已利用集体闲置的屋顶已建成了35KW村级集中式小型光伏发电站,实行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收益由贫困户分红的分配模式。通过安装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它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接入公共电网,所发电量全额进网,可自用也可出售。
按照当地光照量计算,一年大概能发电3000度,收益3000元。希望在适合条件的地区进行推广。
巫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海拔1100米的胜利乡洪仙村是远近出了名的穷村子。下半年将在全市适宜地区推广。
每天坐在家里,就算啥事都不做,就有10多元的收入。今年4月,我市在奉节、巫溪、巫山三个县试点实施光伏扶贫。靠着县里、乡里的政策,勉强可以度日。据测算,该小型光伏发电站每年可发电4万度左右,收入4万余元,每年该村102户贫困户每户可分红400元左右。
这是实打实的把实惠拿给贫困户谭亚林正是全市首个光伏扶贫项目的实施对象。
这是实打实的把实惠拿给贫困户。按照当地光照量计算,一年大概能发电3000度,收益3000元。
但不可否认,农村大面积推广光伏应用,仍需探索出一套全新的创新性运营模式。每天坐在家里,就算啥事都不做,就有10多元的收入。